昨天(21日)15时45分,“天宫课堂”第四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。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景海鹏、朱杨柱和桂海潮组成的“博士乘组”在轨介绍了新“教室”中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的工作生活场景,展示了一系列太空微重力环境下的奇妙科学实验现象。
天地互动的授课模式依旧延续。北京市、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、陕西省延安市、安徽省桐城市和浙江省宁波市共设5个地面课堂,约2800名学生代表现场听课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北京地面课堂所在,也是桂海潮任职的学校。太空“出差”近4个月后,他的学生们再次看到老师上“讲台”。
9月21日,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,学生收看“天宫课堂”第四课。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摄
梦天实验舱集中了空间站最多的科学实验设备,可提供13个科学实验柜的安装空间。一上课,景海鹏就担任摄像师,通过镜头介绍“教室”。
与问天实验舱不同,梦天实验舱内没有设置睡眠区、卫生区等。它的气闸舱也不是用于航天员出舱活动的,其配备的载荷转移机构像一辆摆渡车,可以与舱外机械臂配合实现货物自动进出舱。在朱杨柱和桂海潮的引领下,镜头聚焦核心区域,两相系统实验柜、流体物理实验柜、在线维修装调实验柜等多台空间科学实验柜逐一露脸。
与地面不同,“教室”里的科学装置不是站在地面上,而是360度地摆放。这是因为在太空微重力环境下,没有上下左右等方位之分,所以镜头中,高温材料实验柜稳稳地“躺”在航天员的头顶。朱杨柱诙谐地把它比作“太空炼丹炉”炉温能够达到1600摄氏度,能够开展各种新型材料的研究制备。
朱杨柱透露,首批在“炼丹炉”中接受高温考验的材料,已经跟随神舟十五号返回地面。其中,硒化铟半导体材料有非常好的柔性性能,能随意弯曲和折叠,很适合制作新型晶体管电子器件,有希望推动半导体技术的进步和升级换代。
“炼丹炉”附近,还有一台超冷原子物理实验柜。它可以创造接近绝对零度的超低温,能显现肉眼可见的宏观量子现象,帮助科研人员探索量子力学的奇异世界。
航天员脚下的设备学名为航天基础实验柜,正在进行微藻的培养与熟化、液态金属空间热管理等5项实验。他特别介绍了微藻实验主要探索在失重环境下微藻的长期培养,开展微藻食品的原位加工等研究,“这是我们面向未来星际航行的一次非常有益的尝试和探索。”
今年2月,梦天实验舱燃烧科学实验柜完成了首次点火实验。从回传图像能够准确的看出,在微重力环境下,甲烷火焰变得短且圆。
这回开课,“博士乘组”在空间站里点起了蜡烛,邀请学生们观察火焰呈现的特点。朱杨柱先取出一支蜡烛,桂海潮划燃火柴尝试点燃。“在空间站点蜡烛其实存在一定风险,为此我们做了充分的准备。”桂海潮说。
在地面课堂,老师也点燃了一支蜡烛。天地之间,两根蜡烛的火焰一个呈现“蓝色,形状近似球形”,一个则是“亮橘色、锥形”。朱杨柱轻轻转动蜡烛,火焰形状就没有变化。而地面的蜡烛火焰会随空气流动摆动。
“地面有重力作用,热气上升,冷气下降,形成浮力对流,因此火焰呈现锥形。但空间站的微重力环境几乎消除了这种对流,燃烧后的气体向各个方向运动的趋势相同,因此不管蜡烛朝向哪个方向,火焰都近似球形。”桂海潮说,也正是因为对流微弱,氧气的补充不如地面及时,空间站里的蜡烛燃烧也不如地面充分,火焰的温度更低,才呈现出蓝色。
刚结束一场与火相关的实验,朱杨柱又做了一个“水”实验。他用水袋挤出一个水球,桂海潮拿起普通的乒乓球拍打过去,水球没被弹出,反而粘到了球拍表面。
朱杨柱拿出“秘密武器”在轨运动时擦汗的干毛巾。将毛巾包在球拍表面,再一挥拍,水球变成了“乒乓球”。
这场太空“乒乓球赛”,演示了水的表面张力及疏水材料特性。北京交通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陈征说,毛巾具有一定疏水性,让水不会被迅速吸入纤维内,而是待在纤维表面或被挤压到纤维之间,所以航天员才可以打“水球”。在日常生活中,类似的工艺被应用在冲锋衣、速干衣的面料中,当纤维间的空隙大于水分子的尺寸,就能做到既透气又速干。
随着课程推进,实验也从现象观察层面逐步深入到定量探究。“博士乘组”在梦天气闸舱舱门上贴了标准网格布,一平方米大小。桂海潮瞄准一个静止的钢球,抛出手中钢球。在网格布的衬托下,两球碰撞后的轨迹一目了然。
这个简单的碰撞实验,是为了验证空间里的动量守恒。陈征解释,碰撞现象在生活中很常见。但大家或许意识不到,现代物理学中最基础的动量、动能等概念,都是科学家在对碰撞问题研究的基础上建立的。
课堂上,还有经典再现。此前,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叶光富抡起手臂转动,带动整个身体在空中旋转起来。再现“太空转身”,桂海潮用一个陀螺辅助。它可以纵向旋转,两侧均有握柄。
浮在空中的桂海潮先握住静止的陀螺,左右手交替抬高、放下,身体姿态没发生变化。当朱杨柱让陀螺快速转动起来后,再做出同样动作的桂海潮,身体明显发生了转动。这体现的是角动量守恒原理。
“同学们可以把我的身体想象成空间站,双手和手中的陀螺,是一种特殊装置,叫做控制力矩陀螺。”桂海潮说,这个装置能实现四两拨千斤。仅需几百公斤的陀螺,就能让重量近百吨的空间站在太空中轻松自如地转身。
“需要注意的是,角动量有大有小,不管是让桂老师转身,还是让空间站转身,陀螺的重量、尺寸、转速等都经过了定量设计和计算。不然的话,效果就没那么好了。”朱杨柱将话题延伸到了科研过程,做科学研究绝不能停留在定性观察,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。物理学是一门高度定量化的学科,挖掘现象背后的定量特性,才能更好地掌握规律、运用规律。
记者对比历次“天宫课堂”的课表发现,“太空教师”的授课内容正逐渐从引起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转向展开科学探究。此次授课过程中,航天员专门提供了实验小球的质量、网格布尺寸等基础信息。“碰撞实验的背景加挂网格布,是我提出的建议,很荣幸被采纳了。”陈征说,有了可参照的背景,低龄的学生能更清晰地观察到碰撞现象,高年级学生则可以从中获得位置信息,这就是从定性走向定量。“对物理教师来说,这段视频也能成为日后课堂教学的素材。”
景海鹏:太空垃圾一般被称为太空碎片或空间碎片,确实存在,对空间站的潜在危害也不小。我们经常透过空间站的舷窗去看,甚至还用望远镜去找。不过到目前为止,还没有发现太空垃圾的踪影。航天科技人员会时刻紧盯太空垃圾,一旦发现对空间站存在威胁的,会通过轨道机动等措施主动规避。空间站也安装了一些防护装备,仿佛穿上了铠甲,即使碰到一些空间碎片也没关系。
浙江地面课堂学生:与地面上看到的太阳和与飞机上看到的地球相比,在空间站看地球、看太阳有什么区别?朱杨柱:在空间站看地球,更加辽阔、更加壮观。
在空间站看太阳则要格外注意。因为没有了大气层,阳光会变得特别强烈耀眼。出舱活动时,航天员在阳照区必须使用特殊的防护面窗,类似专用“墨镜”,防止眼睛被灼伤。在空间站,航天员一天可以看到16次日出日落。
陕西地面课堂学生:在太空长期“出差”,怎样克服失重环境对人体的不利影响?
朱杨柱:失重环境对航天员的影响包括体液的重新分布、肌肉萎缩、骨丢失等。不过不必担心,科研人员为航天员精心设计了企鹅服等防护设备。航天员每天都要进行体育锻炼,大到太空跑台、太空自行车、抗阻锻炼设施,小到握力器、拉力器等,都可以帮助对抗肌萎缩和骨丢失。目前,这些防护措施非常有效。
北京地面课堂学生:空间站在太空中飞行,周围没有明显的参照物,该怎样判断空间站的姿态和轨道变化?
桂海潮:空间站上安装有特殊的敏感器,包括地球敏感器、太阳敏感器、星敏感器等,帮助空间站确定姿态。同时,我国的北斗卫星定位系统也能为空间站“指路”。
空间站在太空中的飞行是有特定规律的,可以用轨道力学的方法计算“将往哪儿去”。航天员只需打开仪表,空间站的“地理信息”就一目了然了。
桂海潮:目前,地面的原子钟可以做到千万年误差不超过1秒。而空间站内的冷原子微波钟可以做到1亿年误差不超过1秒。这种超高精度的时间基准,既能用于基础物理的研究,如支撑相对论等相关理论的高精度检验,也可以为太空中飞行的卫星提高定位精度及其他性能。
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直博生苏文杰是桂海潮的学生,通过视频方式在课上见到自己的导师,她心情激动地说,空间站是一个很棒的科研平台,很多地面无法开展的实验都能在这里开展,“希望未来能在太空中看到更多实验,我也期待投身航天事业,或许未来有机会让桂老师乘坐我们设计的飞船,再上太空!”
作为北京地面课堂的教师,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副教授张晓天与桂海潮做了一次“天地搭档”。“看到桂海潮在空间站里,就像平时在办公室或实验室看到他的状态一样,我作为他的同事也特别高兴。”“桂老师这次太空之旅,对北航的学生来说,就是梦想照进现实的过程。”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党委书记刘睿说,这种天地对话的授课形式,能给学生更大的激励。“期待桂老师回到地球、回到学校,再为同学们讲述他在空间站的工作状态、研究方向,共同探索新的科学载荷研制,开展新的工作。”
“同学们,把自己的桌面清一下。”昨天16时40分左右,中国空间站第四次太空授课刚结束,中国科学院附属实验学校化学老师王珍珠走上讲台,拿出准备好的蜡烛,继续开讲。
王珍珠小心点燃手中的蜡烛。“同学们,仔细看,老师手中蜡烛的火焰是什么形状的?”“锥形!”
“这跟大家刚刚看到的火焰不是一个形状。”她接着说,“刚刚空间站的老师给我们解释了,背后的差异与重力有关。”
在太空授课的基础上,王珍珠又补充了新的知识点,并不是所有的物质燃烧都会有火焰,可燃液体或固体须先变成气体,才能燃烧而生成火焰。
王珍珠简单的授课结束,物理老师李静笑吟吟地说:“我来给大家表演个小魔术。”她在一只手上铺上毛巾,另一只手拿起蘸有泡泡液的吸管,轻轻吹了一口气,小气泡轻轻脱落,还未碰到毛巾就消失了。学生们发出惋惜的声音。李静说:“这也告诉我们,实验不是一次就能成功的,做科研需要有毅力。”
多次尝试后,小气泡终于在毛巾上完成了多次弹跳。看到“魔术”成功,学生们发出赞叹。李静继续启发学生,希望同学们也能跳出常规,大胆设想,说不定哪天就会有新的发现。
“老师的补充实验让我对太空授课的内容有了更详细的了解,对科学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。”九年级学生涂豫平说。学生双思成被燃烧实验深深吸引:“科学太有趣了!未来,我也要为科技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。”
昨天(21日)15时45分,“天宫课堂”第四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。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景海鹏、朱杨柱和桂海潮组成的“博士乘组”在轨介绍了新“教室”中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的工作生活场景,展示了一系列太空微重力环境下的奇妙科学实验现象。
天地互动的授课模式依旧延续。北京市、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、陕西省延安市、安徽省桐城市和浙江省宁波市共设5个地面课堂,约2800名学生代表现场听课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北京地面课堂所在,也是桂海潮任职的学校。太空“出差”近4个月后,他的学生们再次看到老师上“讲台”。
9月21日,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,学生收看“天宫课堂”第四课。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摄
梦天实验舱集中了空间站最多的科学实验设备,能够提供13个科学实验柜的安装空间。一上课,景海鹏就担任摄像师,通过镜头介绍“教室”。
与问天实验舱不同,梦天实验舱内没有设置睡眠区、卫生区等。它的气闸舱也不是用于航天员出舱活动的,其配备的载荷转移机构像一辆摆渡车,可以与舱外机械臂配合实现货物自动进出舱。在朱杨柱和桂海潮的引领下,镜头聚焦核心区域,两相系统实验柜、流体物理实验柜、在线维修装调实验柜等多台空间科学实验柜逐一露脸。
与地面不同,“教室”里的科学装置不是站在地面上,而是360度地摆放。这是因为在太空微重力环境下,没有上下左右等方位之分,所以镜头中,高温材料实验柜稳稳地“躺”在航天员的头顶。朱杨柱诙谐地把它比作“太空炼丹炉”炉温可以达到1600摄氏度,能够开展各种新型材料的研究制备。
朱杨柱透露,首批在“炼丹炉”中接受高温考验的材料,已经跟随神舟十五号返回地面。其中,硒化铟半导体材料有非常好的柔性性能,可以任意弯曲和折叠,非常适合制作新型晶体管电子器件,有希望推动半导体技术的进步和升级换代。
“炼丹炉”附近,还有一台超冷原子物理实验柜。它可以创造接近绝对零度的超低温,能显现肉眼可见的宏观量子现象,帮助科研人员探索量子力学的奇异世界。
航天员脚下的设备学名为航天基础实验柜,正在进行微藻的培养与熟化、液态金属空间热管理等5项实验。他特别介绍了微藻实验主要探索在失重环境下微藻的长期培养,开展微藻食品的原位加工等研究,“这是我们面向未来星际航行的一次非常有益的尝试和探索。”
今年2月,梦天实验舱燃烧科学实验柜完成了首次点火实验。从回传图像可以看出,在微重力环境下,甲烷火焰变得短且圆。
这回开课,“博士乘组”在空间站里点起了蜡烛,邀请学生们观察火焰呈现的特点。朱杨柱先取出一支蜡烛,桂海潮划燃火柴尝试点燃。“在空间站点蜡烛其实存在一定风险,为此我们做了充分的准备。”桂海潮说。
在地面课堂,老师也点燃了一支蜡烛。天地之间,两根蜡烛的火焰一个呈现“蓝色,形状近似球形”,一个则是“亮橘色、锥形”。朱杨柱轻轻转动蜡烛,火焰形状几乎没有变化。而地面的蜡烛火焰会随空气流动摆动。
“地面有重力作用,热气上升,冷气下降,形成浮力对流,因此火焰呈现锥形。但空间站的微重力环境几乎消除了这种对流,燃烧后的气体向各个方向运动的趋势相同,因此不管蜡烛朝向哪个方向,火焰都近似球形。”桂海潮说,也正是因为对流微弱,氧气的补充不如地面及时,空间站里的蜡烛燃烧也不如地面充分,火焰的温度更低,才呈现出蓝色。
刚结束一场与火相关的实验,朱杨柱又做了一个“水”实验。他用水袋挤出一个水球,桂海潮拿起普通的乒乓球拍打过去,水球没被弹出,反而粘到了球拍表面。
朱杨柱拿出“秘密武器”在轨运动时擦汗的干毛巾。将毛巾包在球拍表面,再一挥拍,水球变成了“乒乓球”。
这场太空“乒乓球赛”,演示了水的表面张力及疏水材料特性。北京交通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陈征说,毛巾具有一定疏水性,让水不会被迅速吸入纤维内,而是待在纤维表面或被挤压到纤维之间,所以航天员才可以打“水球”。在日常生活中,类似的工艺被应用在冲锋衣、速干衣的面料中,当纤维间的空隙大于水分子的尺寸,就能做到既透气又速干。
随着课程推进,实验也从现象观察层面逐步深入到定量探究。“博士乘组”在梦天气闸舱舱门上贴了标准网格布,一平方米大小。桂海潮瞄准一个静止的钢球,抛出手中钢球。在网格布的衬托下,两球碰撞后的轨迹一目了然。
这个简单的碰撞实验,是为了验证空间里的动量守恒。陈征解释,碰撞现象在生活中很常见。但大家或许意识不到,现代物理学中最基础的动量、动能等概念,都是科学家在对碰撞问题研究的基础上建立的。
课堂上,还有经典再现。此前,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叶光富抡起手臂转动,带动整个身体在空中旋转起来。再现“太空转身”,桂海潮用一个陀螺辅助。它可以纵向旋转,两侧均有握柄。
浮在空中的桂海潮先握住静止的陀螺,左右手交替抬高、放下,身体姿态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。当朱杨柱让陀螺快速转动起来后,再做出同样动作的桂海潮,身体明显发生了转动。这体现的是角动量守恒原理。
“同学们可以把我的身体想象成空间站,双手和手中的陀螺,是一种特殊装置,叫做控制力矩陀螺。”桂海潮说,这个装置能实现四两拨千斤。仅需几百公斤的陀螺,就能让重量近百吨的空间站在太空中轻松自如地转身。
“需要注意的是,角动量有大有小,不管是让桂老师转身,还是让空间站转身,陀螺的重量、尺寸、转速等都经过了定量设计和计算。不然的话,效果就没那么好了。”朱杨柱将话题延伸到了科研过程,做科学研究绝不能停留在定性观察,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。物理学是一门高度定量化的学科,挖掘现象背后的定量特性,才能更好地掌握规律、运用规律。
记者对比历次“天宫课堂”的课表发现,“太空教师”的授课内容正逐渐从引起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转向展开科学探究。此次授课过程中,航天员专门提供了实验小球的质量、网格布尺寸等基础信息。“碰撞实验的背景加挂网格布,是我提出的建议,很荣幸被采纳了。”陈征说,有了可参照的背景,低龄的学生能更清晰地观察到碰撞现象,高年级学生则可以从中获得位置信息,这就是从定性走向定量。“对物理教师来说,这段视频也能成为日后课堂教学的素材。”
景海鹏:太空垃圾一般被称为太空碎片或空间碎片,确实存在,对空间站的潜在危害也不小。我们大家常常透过空间站的舷窗去看,甚至还用望远镜去找。不过到目前为止,还未曾发现太空垃圾的踪影。航天科学技术人员会时刻紧盯太空垃圾,一经发现对空间站存在威胁的,会通过轨道机动等措施主动规避。空间站也安装了一些防护装备,仿佛穿上了铠甲,即使碰到一些空间碎片也没关系。
浙江地面课堂学生:与地面上看到的太阳和与飞机上看到的地球相比,在空间站看地球、看太阳有啥不一样的区别?朱杨柱:在空间站看地球,更加辽阔、更加壮观。
在空间站看太阳则要格外注意。因没有了大气层,阳光会变得特别强烈耀眼。出舱活动时,航天员在阳照区一定要使用特殊的防护面窗,类似专用“墨镜”,防止眼睛被灼伤。在空间站,航天员一天能够正常的看到16次日出日落。
陕西地面课堂学生:在太空长期“出差”,怎样克服失重环境对人体的不利影响?
朱杨柱:失重环境对航天员的影响包括体液的重新分布、肌肉萎缩、骨丢失等。不过不用担心,科研人员为航天员精心设计了企鹅服等防护设备。航天员每天都要进行体育锻炼,大到太空跑台、太空自行车、抗阻锻炼设施,小到握力器、拉力器等,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对抗肌萎缩和骨丢失。目前,这些保护措施非常有效。
北京地面课堂学生:空间站在太空中飞行,周围无显著的参照物,该怎样判断空间站的姿态和轨道变化?
桂海潮:空间站上安装有特殊的敏感器,包括地球敏感器、太阳敏感器、星敏感器等,帮助空间站确定姿态。同时,我国的北斗卫星定位系统也能为空间站“指路”。
空间站在太空中的飞行是有特定规律的,可以用轨道力学的方法计算“将往哪儿去”。航天员只需打开仪表,空间站的“地理信息”就一目了然了。
桂海潮:目前,地面的原子钟能做到千万年误差不超过1秒。而空间站内的冷原子微波钟能做到1亿年误差不超过1秒。这种超高精度的时间基准,既能用于基础物理的研究,如支撑相对论等相关理论的高精度检验,也可以为太空中飞行的卫星提高定位精度及其他性能。
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直博生苏文杰是桂海潮的学生,通过视频方式在课上见到自己的导师,她心情激动地说,空间站是一个很棒的科研平台,很多地面无法开展的实验都能在这里开展,“希望未来能在太空中看到更多实验,我也期待投身航天事业,或许未来有机会让桂老师乘坐我们设计的飞船,再上太空!”
作为北京地面课堂的教师,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副教授张晓天与桂海潮做了一次“天地搭档”。“看到桂海潮在空间站里,就像平时在办公的地方或实验室看到他的状态一样,我作为他的同事也特别高兴。”“桂老师这次太空之旅,对北航的学生来说,就是梦想照进现实的过程。”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党委书记刘睿说,这种天地对话的授课形式,能给学生更大的激励。“期待桂老师回到地球、回到学校,再为同学们讲述他在空间站的工作状态、研究方向,共同探索新的科学载荷研制,开展新的工作。”
“同学们,把自己的桌面清一下。”昨天16时40分左右,中国空间站第四次太空授课刚结束,中国科学院附属实验学校化学老师王珍珠走上讲台,拿出准备好的蜡烛,继续开讲。
王珍珠小心点燃手中的蜡烛。“同学们,仔细看,老师手中蜡烛的火焰是什么形状的?”“锥形!”
“这跟大家刚刚看到的火焰不是一个形状。”她接着说,“刚刚空间站的老师给我们解释了,背后的差异与重力有关。”
在太空授课的基础上,王珍珠又补充了新的知识点,并不是所有的物质燃烧都会有火焰,可以燃烧的液体或固体须先变成气体,才能燃烧而生成火焰。
王珍珠简单的授课结束,物理老师李静笑吟吟地说:“我来给大家表演个小魔术。”她在一只手上铺上毛巾,另一只手拿起蘸有泡泡液的吸管,轻轻吹了一口气,小气泡轻轻脱落,还未碰到毛巾就消失了。学生们发出惋惜的声音。李静说:“这也告诉我们,实验不是一次就能成功的,做科研需要有毅力。”
多次尝试后,小气泡终于在毛巾上完成了多次弹跳。看到“魔术”成功,学生们发出赞叹。李静继续启发学生,希望同学们也能跳出常规,大胆设想,说不定哪天就会有新的发现。
“老师的补充实验让我对太空授课的内容有了更详细的了解,对科学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。”九年级学生涂豫平说。学生双思成被燃烧实验深深吸引:“科学太有趣了!未来,我也要为科技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。”